车车科技CEO张磊:科技如何赋能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

2020-11-05

2020年11月5日,由人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人保金服)主办,保创空间承办的保险科技沙龙暨保创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会议以“开放共享 联结共赢”为主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兼会长董波、中关村西城园管委会副主任吴雪飞、人保财险原副总裁、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王和、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中国金融行业咨询负责人曲向军、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等众多行业大咖出席发布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众多保险企业、科技公司、咨询机构、高等院校、创投机构等单位齐聚一堂同绘保险科技蓝图。

作为保创联盟的发起单位,车车科技CEO张磊出席大会,发表《科技赋能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和实践》主题分享,以车车科技创业6年来的经验,分享了科技如何赋能保险行业的经验与未来的展望,以下是演讲全文:

我们都知道,今年9月19日车险综合改革全面实施,这次综合改革其实有4个变化:

第一点,改革之后的一个多月,整个行业的保费客单价下降了24~25%。这是一个综合的数据,是银保监会让金融企业降低老百姓负担的一个重大举措。

第二点,按照监管的要求,预计赔付率从现在的65%左右提升到75%。中国的车险行业和欧美发达国家赔付率达到一致,相当于我们100块钱的保费,有75块钱是真正的用于维修和赔付,改变了过去可能长期的高费用、低赔付的行业顽疾。

第三点,有些专家会认为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会上升,人保、平安等这些头部企业,会不会因为它的科技能力强,会不会因为它的渠道更加广泛,造成一些头部的集中?我认为还有待观察和商榷。

第四点,车险的经营压力增大。中国现在大概有六、七十家保险主体正在从事车险业务。前两天一个车险行业沙龙,有位专家说中国未来的车险行业要有1000家保险公司的主体可能来参与,像美国一样有3千到5千家的保险公司。但实际上我认为这个其实是一种概念的混淆,为什么?因为中国虽然只有人保、平安几十家保险公司,但是实际上它的经营权、决策权甚至定价权都是分散在各个地市或者省级公司的,相当于中国可能有几千家保险公司在同时经营车险,所以中国参与的主体实际上是非常饱和的。

以上这4个变化我们感觉到,保险科技能力对于过去的车险行业来说,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是现在综改后的车险市场,如果没有技术的手段,不管是保险主体,还是中介机构,甚至是一些兼业代理渠道都将举步维艰。这里面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是定价。过去的车险价格大多数时候是统一的,包括人保、平安、太平洋在内的50家保险公司,保单价格可能差异不超过5%。大家拼的是费用率,有很多“明给暗送”的情况存在,所以对于定价来说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保险公司营业部,每一家地市公司针对当地的经营情况、对市场水涨船高的一些应变。但是综改后,费价联动市场化以后,附加费用率压缩到25%,保司手里没有费用的怎么办?那么就必须通过大数据的风控,对每辆车、每一个被保险的主体进行精准的定价,你才能在市场上找到你合适的客户,才不会让手中的客户流失,才不会亏的一塌糊涂。

第二,过去的渠道有大量的黄牛和代理,他们靠信息不对称,或者靠着高费用率的差价赚取佣金,但是现在整个行业我们监测的数据发现,9月19号到现在,基本的平均费用率降到了12%,也就是说给市场的佣金从过去的40%断崖式地降到了12%。这种情况下,吃信息差的中介代理是没有办法生存的,有很多车险中介已经转型做了寿险。也就是说,没有数字化的能力,或者没有线上获客的能力,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中介渠道都将消亡,这其实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第三就是交叉销售。车险不赚钱怎么办?可能有一些主体公司或者是一些专业渠道,需要挖掘以客户为中心,就像刚才的巴克莱银行一样,如果你不以客户为中心,只盯着险种和保费的话,是不足以养活自己的团队的。

第四,数字化转型很重要。因为现在的消费者逐渐向90后的车主、家庭用户转移,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靠金字塔代理人去面对面的销售。一个是费用支撑不了你的成本,第二点大家都很忙,用户也不愿意见到你,所以说数字化的转型也是行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需求。

第五,就是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我们看到过去有40%的附加费用率,可以让保险公司有足够的空间去做返利,或者是打费用战。那么现在你手里得到的费用不足20%,怎么办?必须要进行成本的精细化管控。我听说有家保险公司现在要求每一个亿保费,只允许配置两个岗位,就是一个销售经理,一个内勤。如果没有这种成本的压缩,我相信在车险行业的改革之下,很多公司将会面临着亏损。

上面是我们发现车险行业最近的几个变化。那么保险科技对于行业的改变,我将用案例来说明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怎么样能找到适合你的用户,或者是怎么定价,客户才不会流失。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传统的保险行业,大家是一张费率表打天下,比如说奔驰的a系列,保费是2500,但现在因为自由定价以后,监管允许市场化定价了,有的公司报1200,你该怎么办?如果你还在原始的2500的价格,没有折扣,客户就会流失,而且你手里也没有更多的费用。所以说动态的定价、秒级的定价、大数据的风控将成为车险公司的一个必备的工具,而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提升的能力了。

第二点反欺诈,现在我们看到类似于像中交兴路、七炅科技等,他们通过数据化的反欺诈模型,能够让保险公司敢于承保过去不敢承保的车型,例如大货车、特种的渣土车。现在通过大数据的模型,通过人、车还有场的一些匹配,大家可以利用数据模型结论进行承保。我们前段时间跟瑞再交流,瑞再也在帮助很多保险公司在进行一些数据的风控,告诉你哪种车型你不敢承保的话,找瑞再来帮助你该怎么定价。

第三点就是线上投保和简化交易流程这一块。大家都非常清楚,这是过去很多互联网保险公司做的事情。

第四方面就是产品的创新,刚才各位领导也都提到了车险的UBI创新,那么监管这次整改也明确的要求,鼓励中小公司进行产品的创新,不管是按里程来承保,还是按天来购买车险,碎片化的车险,包括网约车,在不拉活的时候算私家车的险种;需要拉活的时候,我们可以切换成营运车的险种,这种产品的创新有了监管的鼓励,那么我们觉得未来一定会颠覆车险市场。

刚才有一个议题,就是说未来保险行业是不是保费会集中?我认为中小公司通过产品的创新,有可能会弯道超车,说不定是一件好事。所以从这4个方面可以看到,保险科技对我们整个保险行业,特别是车险行业的重要性。

作为一家保险科技创业公司,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成“赋能”的角色,我们愿意做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我们怎么做呢?

车车科技通过技术的手段,现在连接了中国50多家车险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我们能给所有的保险公司提供数字化的线上渠道,让你们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就可以拥有触达海量场景和用户的分销能力。对于场景端的互联网企业,我们提供一站式车险报价、核保、出单的交易SaaS系统,甚至一些新能源车厂也通过我们的系统快速帮助线上用户完成异地的交强险购买。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基础建设,给各个生态里面的合作伙伴做出来的服务。简单总结有几点:

第一,我们能够给保险公司提供智能定价决策服务。作为一个大数据的中心,可以反向地帮助保险公司进行定价决策,我们通过数据挖掘告诉你这辆车在过去的5年内,曾经在不同的保险公司得到了什么样保障,甚至核保系数是多少。帮助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符合于你的风控模型,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智慧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

第二,我们能够给中介机构提供SaaS服务。其实大家知道,因为现在的产品的多样化,包括价格的差异化变动,很多车的报价上午跟下午都不一样,今天和明天也不同。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是没法给消费者提供报价和交易服务的。中国大概有2600家专业中介,还有3万多家区域性的中小兼业代理中介,基本上不具备IT开发能力。我们把整个系统开放给中介行业,希望能够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让大家能够快速接入,按需付费。我们的开放平台给各个中介公司提供在线的报价、核保、支付、出单,还有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

第三,我们为场景和车企提供简单便捷的交易服务。我们为几十家互联网平台、车联网企业提供一站式车险服务。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从海外市场的保险科技案例来说,这里有4个例子。前2个是帮助用户提升体验的上市公司,一家是2018年上市的美国第一家车险比价平台叫Everquote,市值现在是10.8亿美金。第二家公司今年2020年5月22号上市,叫SelectQuote,市值30亿美金。这两家都是在用户体验上做了提升,to c的平台。

还有两家是产品创新型保险公司及SaaS公司。一个是上周10月28号上市的Root,它利用手机的APP通过三周的时间来监测每一个车主的驾驶行为,然后给你一个折扣券,比如说我是好车主,它给你3折或者6折,坏车主就不给你优惠。它的市值现在是60亿美金。这说明其实保险科技对于很多的金融创新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还有另外一家做SaaS的公司,这家公司叫Vertafore,大概是今年8月份被一家软件公司以55亿美金收购的,它以系统租赁的方式给美国大概1万家中介公司提供了全流程的销售和营销工具。这是以上我们分享的4个案例。

最后我们想总结就是,我认为保险科技其实就像前两天蚂蚁金服发表的声明一样,第一是要稳妥创新,一定要稳健的创新,不能突破监管的要求。第二叫拥抱监管,像人保金服做的保创联盟,实际上就是给很多中小公司创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在监管体系下沙盒测试。第三方面叫作服务实体,我们希望作为一个基础开放平台,给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提供全流程赋能服务。第四点,他们说的正好跟我们今天的议题很像,叫作开放共赢。

中国的保险科技一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不亚于传统保险的金融企业,谢谢大家。